苦槽仔 (劉晉奇. 2012. 7.21.)
「苦槽仔 (kho-tso-a)」這種魚,是白鱎 (Hemiculter leucisculus) 的台語俗名。在關渡自然公園遊客中心的水族箱裡看到這魚,又讓我想起很多大學時代的釣魚往事。
[ 白鱎 (Hemiculter leucisculus), 攝於關渡自然公園遊客中心 ]
當年台南新化的虎頭埤,苦槽仔非常多,至於現況如何,我就不清楚了。這種魚是否有價值,就看你喜不喜歡釣牠。若你要釣苦槽仔,必定很容易滿足,因為一分鐘內釣起二到三尾是不誇張的,牠比溪哥還好釣。若你不想釣苦槽仔,牠必定成為你的眼中釘或雜魚,例如你想要底釣鯽魚或鯉魚,當魚餌尚未沉到水底時,可能就被苦槽仔大軍搶食一空。
苦槽仔生活在水域的表層,因此這魚很適合用毛勾這種擬餌來釣。毛勾我是沒用過,倒是曾使用無餌的空勾子釣起苦槽仔,可見這魚是多麼好釣。只要你遇到苦槽仔大軍,基本上是不會發生槓龜事件的。
「苦槽仔」這台語俗名有時會令人覺得困擾。例如某次我在烏山頭釣起一尾羅漢魚,當時請教在附近釣魚的長輩,他說那魚叫做「苦槽仔」。此外我也曾聽說,埤塘裡的溪哥也被稱為「苦槽仔」。事實上「苦槽仔」這台語俗名是台灣南部的廣泛稱法,老一輩的人通常將一些「小的長型雜魚」稱做「苦槽仔」,有別於鯉魚和鯽魚。不過可以肯定,白鱎這魚俗名為「苦槽仔」是沒錯的。
到了曾文水庫,白鱎這魚就不叫「苦槽仔」了,而改稱為「烏尾冬 (o-be-tang)」。曾文的白鱎體型更為龐大,我曾釣過約 18 cm 的白鱎。
到了北台灣,白鱎也不叫「苦槽仔」了,而被稱為「海鰱仔 (hai-leng-a)」。我個人很不習慣「海鰱仔」這個俗稱,因為已說慣了「苦槽仔」這名字,更何況白鱎根本不是海魚,牠與大眼海鰱是不同的魚。
到了日月潭畔,白鱎也不叫「苦槽仔」,而叫做「奇力魚」,據說「奇力」的台語發音是轉自邵族語「kiluat」。(邵族資料連結)
白鱎這魚廣泛分布於整個東亞,在中國古籍中就有記載。我大學時代的一些台灣魚類圖鑑,均把白鱎正名為「餐條」(「餐」字的下半部分是以「魚」代替「食」),而「餐條」這個魚名便是源於古中國的書籍。或許是因為電腦打字的困擾,近年許多台灣魚類圖鑑均不再使用「餐條」這個魚名。
清代的《康熙字典》,有收錄「餐條」的「餐」字,如下圖:
[ 圖片引自:《康熙字典》,祥瑞文化重印,1999 ]
上圖《康熙字典》的釋義中有別名「白鰷」,而對於「鰷」字,《康熙字典》說到《正字通》的解釋是:「形狹而長若條然」,這的確是苦槽仔的特徵。
在《魚博物學》一書(賴春福編著,水產出版社,1995),收錄了明朝胡世安寫的《異魚圖贊補》,內容也提到了「鰷」如下:
「 《本草》名鰷 … 李時珍云:『生江湖中小魚,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鱗細而整,潔白可愛。性好群游,最宜鮓菹。』 」
「鮓菹」是魚醬的意思,明朝的李時珍醫師說苦槽仔適合做魚醬,現代的台灣人則把苦槽仔(奇力魚)拿來油炸。
最近上網看了很多釣魚情報,至少知道汐止金龍湖、大漢溪的鶯歌段、新店溪的永和秀朗橋段有苦槽仔,想找個時間去會會這老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