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台灣有「丹氏鱲」這種溪哥嗎?



台灣有「丹氏鱲」這種溪哥嗎?     (劉晉奇. 2012. 2.10.) 


最近看到幾個部落格提到「丹氏鱲」這種溪哥,讓我重新回想起一些往事。首先,回憶一下西元 1994 年在 BBS 上的po文:

=========================================== 
發信人: jinchee.bbs@mic.ee.ntu (jinchee), 信區: fishing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站 (Thu Aug 18 23:02:25 1994)
轉信站: phoenix!bbsroute!Maxwell

在台灣的魚類文獻上,
出現 平頷鑞 ( Zacco platypus ) 和
         丹氏鑞 ( Zacco temmincki ) 兩種魚
目前有人認為牠們是同種的誤判
有人認為牠們的確不同種
關於這兩種溪哥
最近出版的 "溪池釣的魚--淡水與河口的魚" 和 農委會的
"台灣淡水魚"均只有列出平頷鑞
但據釣魚人李嘉聲,李嘉亮的飼養觀察
他們認為是兩個物種
但一般人無法分辨兩種
這問題有待證實
反正牠們都是溪哥仔

根據沈世傑<台灣魚類檢索>和陳兼善<台灣魚類誌>:
平頷鑞: 體側12條橫紋
丹氏鑞: 體側10條橫紋

根據李嘉聲,李嘉亮觀察:
1. 丹氏鑞傾向肉食性,較耐家庭廢水
2. 在水族箱中放入平頷鑞和丹氏鑞,無法交配
3. 平頷鑞夜間會向燈光跳躍, 丹氏鑞則無
4. 丹氏鑞雄魚最大25 cm雌魚最大23 cm ,
平頷鑞最大15 cm(日本有21 cm記錄)

清大教授曾晴賢在<台灣博物>說過此疑問有待澄清
最近學界是否有討論此問題, 不知.
=========================================== 

當年我在 BBS 的「釣魚版」貼出上文後,有位 Jackal 兄回應了既專業又有用的資訊,總歸結論是:

「所謂台灣產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其實是粗首鱲(Zacco pachycephalus)的誤判」

當年(1994年) Jackal兄回應的內容重點如下:
(1) 台灣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最早於1919年由魚類學家Oshima (大島正滿)所記載,後來學者的著作論述(如台灣魚類檢索和台灣魚類誌等)都是根據Oshima的說法。
(2) 在學者(包括Jackal)比較過原始資料後,發現Oshima描述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個體實為粗首鱲(Zacco pachycephalus)。
(3) 真正在日本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體側有一沿著鰓蓋後方至尾部的縱帶,與Oshima 說的台灣產丹氏鱲標本不符。

當年 Jackal兄正於中研院動物所,跟隨李信徹老師研究台灣 Zacco屬的分類。過了將近20年了,Jackal兄現在可能已是魚類學者了吧!(ps: 若Jackal兄路過此地看到此文,請給小弟我寫封 e-mail 吧~呵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清大曾晴賢教授也上了BBS回應,曾老師提到一篇韓國研究 Zacco 的論文,該論文認為 Zacco temmincki 是日本與韓國的特產,而臺灣以往所提到的 Zacco temmincki 都只是 Zacco pachycephalus 的同種異名。

「台灣不產丹氏鱲(Zacco temmincki)」這樣的結論,在學界早已定案,所以後來台灣的魚類文獻和圖鑑,均只列出粗首鱲(Zacco pachycephalus)和平頷鱲(Zacco platypus)兩種溪哥魚。

以上回憶到此結束。

現今,溪哥種類又洗牌更新了,變為以下四種 [1-3]: 
(1) 粗首馬口鱲 (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台灣原產
(2) 長鰭馬口鱲 (Opsariichthys evolans),台灣原產
(3) 高屏馬口鱲 (Opsariichthys kaopingensis),台灣原產
(4) 平頷鱲 (Zacco platypus),外來種,原產於日本
(詳情請見另一篇文章 — 台灣溪哥分類的變更)

學界認定台灣沒有丹氏鱲(Zacco temmincki),這早已定論,也不必懷疑。用 Google 可輕易搜到日本和韓國產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 Zacco temminckii)生態照片,例如:

http://yodosuikyo.jp/river/zukan1.html 
http://uwonozoki.cocolog-nifty.com/blog/2006/10/zacco-temmincki.html 
http://www.kcc.zaq.ne.jp/kamatsuka/fishes/Nipponocypris_temminckii.html 
http://tansuigyo.maxs.jp/a/link7-2.html 
http://www.nibr.go.kr/species/webvol_com/popImgThumb.jsp?att_gbn=CONT&item_id=44465&att_seq=1&width=600&height=600 

上面網站照片上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i),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台灣馬口魚(Candidia barbatus)呢?牠們兩者還真的是親戚!兩者主要形態差別為:丹氏鱲無鬚,而台灣馬口魚有鬚。

下圖是採自台灣魚類資料庫[4]的丹氏鱲(Zacco temminckii)與台灣馬口魚(Candidia barbatus)照片。


上圖. 丹氏鱲(Zacco temminckii), 採自日本, 標本號: NMNSF01388-F,照片採自台灣魚類資料庫[4]

上圖. 台灣馬口魚(台灣縱紋鱲) (Candidia barbatus), 標本號: NMNSF00630, 照片採自台灣魚類資料庫[4]


據以上資料,我們可知丹氏鱲(Zacco temminckii)根本不是溪哥之一。

Zacco temminckii 學名現已改為 Nipponocypris temminckii,這是根據陳義雄教授於2008年的論文[5]所定。此外台灣馬口魚(Candidia barbatus)的中文名也改為「台灣縱紋鱲」,而且陳教授又發現另一新種馬口魚:屏東縱紋鱲 (Candidia pingtungensis) [2,5]。關於台灣縱紋鱲這部分的新資料,我會另外撰文整理貼出。

當年,基於多年釣溪哥經驗與飼養觀察,釣魚專家李嘉亮先生認為台灣存在一種類似平頜鱲的魚,但牠不同於平頜鱲和粗首鱲,因此李先生認定牠應是早期學者稱的「丹氏鱲」,這些論述寫於李嘉亮先生的數本著作[6,7]。

以當今的新資料來看,或許李先生當年所說的「丹氏鱲」,是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誤判,或者是外來種平頷鱲(Zacco platypus)的誤判。若推測後者,還必須確認一事:當年(1985年或更早以前)外來種平頷鱲是否已經入侵台灣?

總之,台灣產丹氏鱲是一場誤解,這起於日據時代學者 Oshima 在 1919年發表的 paper。這誤解被沿用於陳兼善教授的《台灣魚類誌》和沈世傑教授的《台灣魚類檢索》兩書 [8,9],亦造成許多釣友的誤解或困惑。

台灣不產丹氏鱲(Zacco temmincki)之結論,在學界早已定案,而且丹氏鱲(Zacco temminckii)是台灣馬口魚(Candidia barbatus)的近親,丹氏鱲不屬於溪哥。


參考文獻
[1] I.S. Chen, J.H. Wu, S.P. Huang,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the cyprinid genus Opsariichthys Bleeker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viron. Biol. Fish. (2009) 86:165–183.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x374373172733542/ 
[2] 陳義雄,台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第一冊 初級淡水魚類。台灣海洋大學,基隆,2009。
[3] 陳義雄、黃世彬、劉建泰,台灣的外來入侵淡水魚類。台灣海洋大學,基隆,2010。
[4] 邵廣昭,台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 Version 2008/11。 http://fishdb.sinica.edu.tw , (2012-1-19) 
[5] I.S. Chen, J.H. Wu, C.H. Hsu,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the cyprinid genus, Candidia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a new genus. Raffl. Bull. Zool. (2008) Suppl 19:203–214.   
[6] 李嘉亮,溪釣秘訣集。釣魚雜誌,台北,1985。
[7] 李嘉亮,臺灣常見魚類圖鑑:溪流與河口魚。戶外生活,台北,1990。
[8] 陳兼善,台灣魚類誌。台灣銀行,台北,1954。
[9] 沈世傑,台灣魚類檢索。南天,台北,1984。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