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明太祖給高麗的白話聖旨



明太祖給高麗的白話聖旨      (劉晉奇.  2015. 6.7.)


幾年前在書店看過一本香港寫的書,其中一章談及明太祖朱元璋給高麗和朝鮮的白話文聖旨,當下看了覺得十分有趣。當初沒買那本書,不過找到幾份資料,茲收錄一份如下,以供參考。古代的文言文主要用於書寫,平日交談當然還是以白話文為主,然而,古代官書文字中出現白話實在稀奇,尤其還是聖旨!

根據《高麗史》.〈恭愍王世家〉之洪武六年(西元1373年)一節記載,高麗國官員姜仁裕等人於洪武五年十二月初七,在大明國的浙江省出差,大明禮部官員向他們宣告明太祖聖旨:「敎恁衆官人幷親隨伴當都來朝廷面聽宣諭」。高麗國官員遂於二十日在南京上朝,面接皇帝聖旨。〈恭愍王世家〉記錄文字如下: 

二十日早朝,奉天門下面聽宣諭:「我前者恁衆官人每去太倉時,敎開春禮部官去擡茶飯,緣故老院使幷兩箇內侍,我見不來,想這船風浪裏打將那裡去了。隨後才方到來,有姓孫的內侍廢了,說病死了,自弔死了。說的差呵。我問的明白了也,恁那國王着帶刀的人每窗下門外看守,行里步里關防的緊呵。那火者說道:『我是本國的人,怎的這般關防我?』說呵,姓朴的宰相不容說,打了一頓,更與了毒藥。藥死,門里不敢將出,後墻上拖出去了。特的把帽子高掛在樹上,屍首弔在樹下,故意怕毒藥顯出,等的口內生蛆,才方交百姓來報。又駕船的軍人每根的也交多人關防。說與恁那國王,一年三四起家差人來進貢許多錢糧,我可無些少好勾當,因此上着老院使和兩箇內侍,與將些少紗羅段匹答禮,准當走一遭來。你可廢那一箇小火者,便有什麼光彩?休道是一箇,便是十箇也不打緊。這個火者不是你那裡與將來的,又不是躲避差發來的,是元朝那裡我尋將來的。休遠慮,休遠慮的深了。我如今把恁放在船上,不敎下岸來,恁心裏如何?恁每是打差使人,不干恁每事,說與恁那國王,旣然疑惑我呵,修理城郭囤糧,準備弓箭砲石軍馬,便敢相敵。你這般使人來打細,濟甚事!我聽的你那裡放著一箇破破陋陋城子,你且海東囤糧,多勞民力,不見民有益。倭人常川侵你,你便准備三五百船隻,交軍人捉拿那的,便是好勾當。我這裏比你那裡隔海,有倭人來,我差人也捉拿他里。爲拿不的呵,將明州衛戴指揮、太倉衛徐指揮兩箇根的殺了。又差於指揮去根趕捉拿,將倭人年少的刺了口,更閹了它也,海上也乾靜了也。去年正朝使臣姓韓的四箇月到來,你爲甚麼遲來?風汛不好,不曾來的。我的指揮問它,不會說漢兒言語,把這高麗人每綁幫了手腳,撒在水裏。恁那宰相忙唾了兩三唾,休休!可怎知道漢兒言語來,都是小見識。因此上旱路里來了,他可要海路裏回去。我不曾著去。正意看我那山東一帶船隻軍馬動靜。今年正朝使臣四箇月前到來,不知怎的,的是正意來打細。前者一隻船七日到來我這龍江,件件事都如此。姓李的火者幷達達、回回諸色人都來推做買賣打細。李火者來了兩三番也,見達達說達達話,見一般火者說高麗話,見漢兒說漢兒話。這般打細呵……」

據學者陳學霖研究,姓孫的內侍佚名,是高麗進貢給元朝的火者(即太監),後來被明太祖留用。洪武五年,孫內侍隨官員出使高麗,某日被發現上吊自殺,傳言是被姓朴的宰相所殺,明太祖朱元璋對此事感到十分不悅。此事為大明與高麗兩國之間很大的外交衝突事件。

上面文字僅是節錄,就十分冗長,因為白話文本來就不像文言文那樣簡潔。宣諭之意,是宣示皇帝的旨意,由上文看不出來到底是朱元璋當面訓話還是朱元璋的話寫成書面聖旨再交由官員宣諭

上文於中國史書無載,僅發現於高麗史書,這類情形非常多可能是明朝官員覺得朱元璋滿口粗話(如:更閹了它也),不敢記下。 

上文聖旨之白話文為當時朱元璋使用的漢語口語,我們若以今日台灣使用的國語(即北京話)來讀,很多地方是讀不通的,因為語言會因地方與時間,一直改變。相對的,文言文反而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明朝的文言文到今日都可解讀,而在古代,文言文更可通用於各省。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據資料,這一帶使用的白話是中原官話,而上文聖旨使用的是那一類白話,則是語言學問題學者陳學霖提到這份白話聖旨是混合漢語口語和元朝的硬譯文體,所謂硬譯文體是指由蒙古話譯成漢語之文體,若不懂蒙古話則不好解讀其意義

                       
參考文獻
[1] 高麗史44卷,維基文庫。
[2] 吳晗編,《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
[3] 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史料》。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